8月 21日,以“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召开。本届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并宣布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老挝国会文化和社会事务委员会主席邦塔·泰帕勇出席。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致欢迎辞。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何光彩、老挝国会副主席坎贝·丹腊、缅甸教育部副部长莫佐通、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国务秘书欧姆·罗姆尼、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致辞。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谢永华应邀出席交流周活动,并在8月21日举办的“智联世界,AI 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谢永华以《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索》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介绍了我校作为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从智能制造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变化、产教融合政策和合作模式以及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制造专业实践三个维度阐述了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与探索路径。他强调,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尤其急需一批既精通生产制造流程,又熟悉AI、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当前,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新兴岗位不断涌现,职业本科教育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岗位层次高移的急切需求。他还从“技术联盟”型、双创孵化型、国际伴随型和协同服务型四个方面,详尽介绍了以南工为例的产教融合实践模式。他指出,目前学校的专业100%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68%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不断拓展的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也为产教融合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学校建成中国首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首批开设了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创新中柬“双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自举办17年来,已成为中国—东盟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教育合作平台,为推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交流周平行论坛之一,“智联世界,AI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由我校结对院校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论坛围绕数智引领,交流互鉴,‘职’面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数字职业教育新引擎的打造,助力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合作。
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刘占山,贵州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付颖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教育和体育部技术与职业教育司司长努潘·武萨分别发表了讲话。来自国内及东盟各国近100名教育界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的领导者踊跃参与。
开幕式现场
论坛活动
谢永华作主旨报告
供稿:国际教育学院 图/文/编辑储杨审核/张海宁